本文目录一览:

新热岛效应成因

1 、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 ,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因 。一般认为热岛成因有三。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质不同,热力质差异较大。城区反率小,吸收热量多 ,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散失热量较慢 ,郊区恰相反 。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

2、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 ,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传给城市大气空间 。

卫星图像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_卫星图像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

3 、一般认为热岛成因有三: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 。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 ,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 ,郊区恰相反;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三是城区大气污染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则起了保温作用。

4 、城市化与人为活动的影响:热岛效应的成因之一是城市化进程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热量。这包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建筑物和植被等自然因素 ,以及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人工热源,如交通 、工业和家庭取暖等 。

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显现 ,其成因复杂多样。首要因素是城市下垫面特性变化。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和柏油路面,其比热容小 ,吸热快 ,导致在相同太阳辐射下温度升高明显,与绿地、水面等自然下垫面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人工热源的增加也加剧了热岛效应。

什么叫热岛效应?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初二物理)

1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较周围郊区或乡村地区更高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 ,自然地表被建筑物和道路等人造表面所取代,导致热量吸收和散发能力的增加 。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影响城市的舒适度和能源消耗,还与空气质量、人体健康和城市生态等问题密切相关。

2、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的情况 ,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 、工业活动频繁、交通拥堵以及大气污染等因素造成的。 城市中的建筑大多采用石头和混凝土材料,这些材料吸收热量快且热容量小,导致城市地表温度升高 ,与自然下垫面(如绿地和水面)形成鲜明对比 。

3、热岛效应指城市地区由于人口稠密,工业集中,造成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在温度空间分布图上 ,城市好像是一个温暖的岛屿,所以称为热岛。

4 、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中工业余热和生活余热的存在,以及蒸发耗热的减少等原因 ,而形成的城市市区温度高于郊区温度的一种小气候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 ,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 ,所以高温的城市区域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

卫星图像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_卫星图像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

5、热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 、空气对流等因素 ,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该现象,属于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城市热岛效应的科学实验

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为了研究城市热岛效应,首先准备了DEM数据以及1999年和2003年的ETM+影像 。这些影像经过几何校正 ,以确保精度。 地表温度计算 根据史蒂芬-波尔茨曼定律,地物辐射强度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利用热红外波段(8-14μm)的数据,我们可以忽略太阳辐射能量 ,主要分析地物本身的热辐射 。

基于ETM+遥感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数据准备及预处理DEM数据,以及ETM+两期影像,分别为1999年和2003年 ,对影像进行几何精准校正。地表温度计算根据史蒂芬-波尔茨曼定律 ,地物的辐射强度与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所以地物温度的微小差异就会引起热红外辐射的明显变化。

江志红等的南京城市热岛遥感研究,同样登载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杨金虎等探讨了太平洋SSTA对中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 ,成果发表在《海洋学报》。 张宁等对江苏省降水观测资料质量进行了深入分析,发表在《大气科学学报》。 江志红等人的导线覆冰极值概率分布模拟,同样出现在《大气科学学报》 。

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的仪器记录 ,当年的记录很少考虑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但是根据仪器记录,1860~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自1979年开始 ,陆地温度上升幅度约为海洋温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

标签: 卫星图像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